分享缩略图

国内黑料网:深度挖掘国内黑料事件与最新吃瓜动态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新闻中心>

公园长满“打鸟”大爷 银发一族助力小城“观鸟国内黑料网:深度挖掘国内黑料事件与最新吃瓜动态“观鸟经济”

2025-05-10 13:23:39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前不久,北京市玉渊潭公园“打鸟一景”走红网络,不仅展现了北京的生态美景,更凸显了银发一族的蓬勃活力。他们手持“长枪短炮”,只为定格精彩瞬间。当观鸟经济与不老青春相遇,将擦出怎样的火花?

玉渊潭公园紧邻北京三环路。俗话说,环境好不好鸟儿最知道。近年来,北京市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使得包括长耳鸮、天鹅、凤头䴙䴘等此前在市区难得一见的鸟类,在这里频频出现。今年70岁的张先生,经常会来拍凤头䴙䴘。

摄影爱好者 张先生:这两年凤头䴙䴘开始在公园筑窝,观鸟的人就多了,尤其是今年。前年只有一窝,去年有四窝,今年至少有六七窝凤头䴙䴘。

鸟多了,拍鸟的鸟友们自然蜂拥而至。年近七旬的官先生,拍鸟已经8年。据他观察,今年玉渊潭公园内的“长枪短炮”最多时超过50台,而且很多都是像他这样的老年人。在官先生他们看来,观鸟、拍鸟,再到分享鸟儿照片,都能给银发族带来满满的情绪价值。

在北京百望山公园,记者发现,观鸟活动被组织成了比赛,参与者中不乏银发一族和年轻人混搭成组,大家一起在规定的时间和区域内,寻找、观察、拍摄并准确记录鸟种。

观鸟爱好者 孙佳琦:刚退休的银发族我们称之为“强能老人”,他们时间比较自由,可以错开旅游旺季,也会拉平观鸟点当地的经济。

2023年底,国家林草局林草调查规划院、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等单位对中国内地观鸟人群和观鸟组织进行调查。

数据显示,中国内地的观鸟爱好者数量持续高速增长,已达34万人,相比2018年调查结果的14万人,有了成倍增长,其中银发一族的比例也在持续增加。据某电商平台发布的《2024银发族消费报告》显示,银发族数码相机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0%,摄影配件、三脚架等周边产品增速显著。

退休多年的北京市民李女士也是资深鸟友。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己目前采购的数码相机和长焦镜头大约花费5万多元。尽管开销不小,但她说,退休后在兴趣爱好上进行的消费投资,是对年轻时的一种弥补,也能让晚年生活多一份精彩。她告诉记者,如今,银发一族拍鸟,正在从单纯的设备消费转向旅游服务消费。

摄影爱好者 李女士:银发旅行团旅行拍鸟,大家慢慢悠悠享受着生活,在一个地方待几天,再换个地方待几天,慢旅行。

银发一族助力小城“观鸟经济”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银发一族也爱上了说走就走的旅行。相比热门景区,不少银发“鸟友”选择跨市、跨省去追寻鸟儿的踪迹,小城里的观鸟经济愈发火热。

云南普洱的思茅区芒坝村紧邻糯扎渡省级自然保护区。寨子边的古榕树上,一群群可爱的鹦鹉常年与布朗族村民朝夕相伴,芒坝也因此被称为“鹦鹉寨”。独特的自然生态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前来打卡。

摄影爱好者 叶继林:我是从哈尔滨过来的,通过网友介绍专门过来拍鹦鹉和其他小鸟。

为了让摄影爱好者们在安全距离拍摄,同时又免于日晒风吹,当地村民在自家的梯田边搭起了观鸟棚,这也被鸟友们亲切地称为“鸟塘”。一大早,在村民的陪伴下,鸟友们来到“鸟塘”,静静地开始等待,捕捉精彩瞬间。

近年来,随着观鸟潮的兴起,芒坝村村民开始建设民宿、农家乐,并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住宿、餐饮、摆渡等服务。中老年游客们来到村里,不仅可以观鸟拍照,还能享受乡村慢生活。

湖南永州的蓝山县位于我国候鸟迁徙路线中部通道,素有“千年鸟道”之称。春夏交替季节,当地海拔1200多米的云冰山,是候鸟过境歇脚的必经之地。

随着近年来银发旅客的不断增多,在景区里,无障碍设施的房型已经成为民宿标配。景区还配备了专业医疗人员和便携式急救设备,免费为老年游客提供健康检查和慢性病药品等服务。

去年,云冰山景区更是投入600万元进行适老化设施改造,建设了“登山魔毯”,加装坡度合理的防滑步梯、扶手和休息座椅。

摄影爱好者 傅祖学:我们在观鸟之余,还可以顺着楼道爬到山顶看风景,这个楼道设计也比较人性化,每隔几十米就有一个休憩的平台,爬累了就休息一会儿。

地处大别山脉的河南信阳罗山县,有着朱鹮第二故乡的“美誉”。每年的4至5月是信阳罗山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热闹”的时候。

摄影爱好者 邱陆明:我从香港过来的,差不多每年都过来这边拍鸟,那个地方鸟比较多,还有一些比较特别的鸟类。

邱陆明告诉记者,今年,香港到信阳实现了高铁直达,越来越便捷的交通让他和鸟友们都倍感轻松。

围绕观鸟经济,当地已搭建“鸟塘”69处,服务鸟友的住宿餐饮酒店有60家,每年接待观鸟人员3万人次,其中银发群体占总人数的80%。

摄影爱好者 王连弟:我79岁了,刚才上山有点喘粗气,跑到鸟塘更喘粗气。值得,累也值得。

为了扶持壮大观鸟这一新兴产业,当地还打造了18公里的生态观鸟步道,将董寨境内的60多个观鸟点串连成线。

摄影爱好者 唐锁成:全国的鸟类有一半基本都在这,我们早就想来,吃饭住宿都挺好,不虚此行。

(总台央视记者 潘虹旭 马力)

【责任编辑:刘维佳】
返回顶部
Sitemap